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 
德国职业培训历史悠久,中学阶段开始分流,学术与学徒体系可以打通,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学徒培训成本
 
罗国平
 
教育培训正在降温,而另一头,职业教育以及如何向制造业输出更多高质量技工,成为坊间讨论热点。
 
德国经验或许可资借鉴。能以制造业闻名,德国主要经验之一即是有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,源源不断向行业输送人才。这一体系的根基,即在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(Dual VETs,下称双元教育)。2019年5月,财新记者曾前往德国,拜访当地企业、政府等领域人士,了解当地双元教育的来龙去脉。
 
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(GTAI)的数据显示,2019年,德国有52.9%的学生选择接受双元教育,目前该体系提供325个培训领域,2019年共有132万人接受培训。2019年的全国就业者中,则有48.3%出自双元教育。
 
现年72岁的Lothar Schmidt,是德国Sinn特种制表公司(下称Sinn公司)所有者、董事总经理,他正是德国双元教育培养出来的学子之一。
 
Sinn公司是德国上千家“隐形冠军”企业中的一员,主要生产应对极端条件的特种表。“隐形冠军”意指在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中小型企业,这些公司盈利丰厚,但鲜做推广,社会知名度较低。一般而言,“隐形冠军”必须在行业中排名前三,或是所在国家的市场领先者,虽然公众知名度低,但在行业中非常有名。
 
Schmidt最初的职业生涯始于博世集团(Bosch),1967年,18岁的Lothar Schmidt前往博世集团(Bosch),在此半工半读,做了三年半学徒,学习磨具制造。
 
实际上,重视技术人才、重视手工,是德国一大传统。这一体系在德国已有数百年历史,其源自中世纪的学徒(Guild)制度,早在19世纪开始实施双元教育。从双元教育对应行业看,GTAI数据显示,最大的正是工贸业(Industry and Trade),占到56.1%;其次是手工艺(Crafts),占到28.3%。
 
目前,双元教育已被纳入中等义务教育,并对所有人开放。Friedrich进一步指出,德国注重手工作业,手工制造者在德国历史上从未受到轻视,直到现在,技术人才的薪酬也不比(同等资历的)大学生少,在社会上也都得到认可和尊重。
 
“职业培训历史悠久,已经深深融入到企业血液当中。”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署长Jürgen Friedrich表示,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跟有技能的师傅,享受的待遇是平等的。”
 
德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开始分流,即在10-13年的基础教育之后,就进入分级教育阶段。学生升学路径主要有两条,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,一般路径是小学—文理中学—高校,主要是为培养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研发的学术人员;成绩次之的学生,一般路径是小学—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—职业培训学校,这一路径主要是培养从事行业实践训练的技术人员。
 
后一条路径中的职业培训学校,又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,后者与企业一道,提供的即是双元教育。这一体系下,学生须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地点学习,一方面,学生需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,成为企业的学徒工,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;与此同时,学生还需在非全日制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和文化教育。双元教育学习年限在2-3.5年不等,其中在企业的学习时间一般长于在学校的学习时间。
 
到20世纪60年代,德国又提出高等专科学校(Fachhochschule,又称应用技术大学),在高校中引入双元培训体系。这类高校以实务为导向,并教授比一般的职业培训学校更为精专的理论知识,毕业后拿学术学位。
 
汉臣公司(Hanchen)国际销售经理Cuneyt Sen就毕业于德国南部的一所高等专科学校,读书时三个月在学校学习,三个月在公司实践,并借此接触到公司的生产、采购、销售等多个部门。汉臣公司位于德国巴登-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,是液压缸及测试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 
政府和企业共同分担双元教育成本。2019年,政府在双元教育上共计投入68.4亿欧元(约合528亿元人民币)成本。企业需要提供实践训练培训,且每月向学徒支付低于市场工资的生活津贴。2019年,企业在每个学徒身上投入的成本在1.8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14万元)。
 
GTAI企业传播部资深经理曹奕介绍,双元培训之后,学生会有比较好的理论基础,也有实际操作能力,且已经与企业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,多数情况下,这些企业也会将学生留下来。GTAI资料显示,2019有42.7万家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,占到德国企业总数量的19.8%;接受企业培训的学生受雇率有74%,主要留在提供培训的企业。
 
这一体系中,行业协会也会参与其中,主要提供咨询、培训等服务,并对企业、教师、学生进行评估,监督职业培训的运行。培训完成之后,还需由行业协会组建考试委员会,对学生进行评估,如通过考试,也是由行业协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。
 
学术与学徒体系之间可以流通。一段职业生涯之后,Schmidt于1972年前往萨尔布吕肯读大学,学习机械制造。曹奕介绍,双元教育之后,如果愿意继续深造,学生可以选择参加高考,继续接受高等教育。而何时参加高考,何时开始读大学,并无期限限制,“80多岁开始读大学的人也是有的”。
 
当然,更喜欢手工的学生可以选择留在企业,成为工匠级师傅或是最后自己创业。Sinn公司中不乏此类老员工,如高级钟表技师T. Sannig。至2019年,他已在Sinn公司工作了15年,其中学徒工3年,钟表师12年。
 
“我在这里(Sinn公司)是作为钟表匠在打造一款手表。从0到1,这块手表都是我做的,而不是贴了几十个表盘,在流水线只做一个环节。在这里,我可以不断创新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。”Sannig如此回应为何多年来一直留在公司。
 
汉臣公司的员工流动同样很低。Cuneyt Sen已经在汉臣工作12年,他解释称,一方面家族会邀请员工一起过周末,一起参加家族庆典,公司跟员工的私人关系极好;另一方面,在这类实力强的中小型企业中,工作岗位确定性高,汉臣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并未裁掉一名员工;此外,员工在此不只是一枚小螺丝钉,也能做一些影响公司的事情。
 
不过Friedrich提醒称,德国有其特有的资源条件、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,“这并不是说德国的方式就是对的,只能说这种方式是符合德国企业的。”
 
“德国教育体系非常灵活,条条大路通罗马,并非只有高考一条途径。”曹奕总结称。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罗国平

罗国平

3篇文章 166天前更新

财新传媒资深记者,专注能源资源领域发展与转型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3篇